中国在16世纪以前还是世界上很强大的国家,但是自从英国工业革命之后,中国就落伍了,这与骄傲自满闭关琐国关系最大,觉得自己国家很强很大很牛,不屑于学习别人先进的东西,等别人很发达了,很厉害了,别人用大炮冲破我们的国门的时候,我们才无比震惊地发现自己已经远远地落后于别人了。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60年,这两次战争把骄傲的大清帝国彻底打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要不是慈禧太后撑起大清摇摇欲坠的江山,中国已经像印度一样沦为彻底的殖民地国家了。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屡战屡败,不断地刺激着中国人麻木的神经,让中国人意识到一定要发奋图强。自从甲午战争失败之后,中国人的愤怒情绪被彻底地激发起来了,当时有一本书名字就叫《普天忠愤集》,当时全国人民义愤填膺,特别是知识分子,要救亡,要图强,要变法维新的呼声空前地高涨。
原来中国是一个文明大国,日本什么都学习我们,我们原本是老师,日本是学生,我们原来是大哥,日本是小弟,如今小弟把大哥打得满地找牙,还要割地赔款,而且赔的款项远远超过过去战争失败赔的款项。小日本逼我们赔了两亿两白银,还要割让台湾,澎湖列岛要割,辽东半岛要割。要知道,辽东半岛是清朝的龙兴之地,是大清起家的地方,连龙兴之地都要割给日本,这是多么大的奇耻大辱。中国人一向看不起日本人,居然被自己看不起的小日本打得这么惨,这是导致戊戌变法的直接原因。
光绪皇帝和康有为都急于改变现状,但是光绪毕竟太年轻了,太不稳重了,太缺乏大局意识了,得罪了很多权贵们,很多人就到慈禧太后那里告状,慈禧意识到,只要把光绪皇帝的权利拿下,才能平息群怒。另外袁世凯向慈禧告状,说皇帝和康有为密谋除掉慈禧太后,于是慈禧发动政变,光绪皇帝被软禁,康有为、谭嗣同被追捕。袁世凯为什么知道光绪和康有为要密谋杀害慈禧太后,因为康有为派谭嗣同去劝袁世凯围园捕后,这个想法很幼稚,老奸巨滑的袁世凯知道怎样做对自己更有好处,他才不会听你的摆布呢。
天真的康有为给光绪皇帝送了两本书,一本是《俄彼得变政记》,一本是《日本变政考》,他希望光绪皇帝像沙俄的彼得大帝和日本的明治天皇一样大刀阔斧地进行国家政治经济改革,可是光绪皇帝不是彼得大帝或明知大帝那样的人呀,清朝的大权是在慈禧那里的呀,慈禧有能力把群臣治得服服贴贴的,但光绪皇帝没有这个能力呀。
荣禄是慈禧的心腹,统领着各类北洋兵,而袁世凯手下只有七千新兵,光绪皇帝手上没有兵权,康有为手上也没有兵权,康有为、谭嗣同的计划是先杀荣禄,然后说服袁世凯包围颐和园杀慈禧,这只能是纸上谈兵,风险这么大,成功的机率这么低,袁世凯才不会冒这个风险呢,他最好的办法是赶紧向慈禧告密光绪和康有为的阴谋,于是戊戌变法失败了。变法失败后,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如果光绪皇帝是一个稳重的懂顾全大局的人,搞变法事先跟掌握着实际权利的慈禧太后好好商量,对于是否罢免六个部长和六个副部长的事情跟慈禧好好探讨,同时提拔新人进入决策圈也好好跟慈禧商量,慈禧其实是一个主张大胆改革的人,如果是这样,戊戌变法就有可能成功。如果换我是慈禧,我也会镇压,你居然要把我的命都革掉了,不镇压就奇怪了。光绪皇帝锐意改革精神可佳,但是忽视保守势力的强大,一旦遭到镇压,完全没有应对的能力。
慈禧太后不是一个思想落后的顽固的人,她是很有智慧很有能力很开明的人,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中国的时候,咸丰皇帝逃离京城,当时还是妃子只有25岁的慈禧是积极主张抵抗的,但那时候咸丰皇帝还没有死,没有她说话的份。后来的洋务运动,积极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技术,慈禧也是积极支持的。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带着光绪皇帝逃到西安,这事情对她的心理冲击很大,她意识到必须从制度和意识形态上彻底学习西方,才能拯救大清帝国。只要能让大清帝国长长久久地存在下去,她愿意效仿英国搞首相议会国会的制度。
后来慈禧派五大臣出洋考察,立志要发展经济,要奖励实业,特别是日俄在中国东北战争日本胜利之后,清政府进一步宣布要“仿行宪政”。《钦定宪法大纲》也颁布了。这些方面,似乎西太后和清政府都在进步,有些地方,甚至超过了康有为他们当年的主张。可惜,在走君主立宪的过程中,慈禧太后于1909年病死了,顿时大清帝国群龙无首,各地方势力拥兵自居,国家四分五裂,三年后,大清帝国就灭亡了。